2)第二百一十章:文博授讲(二)_摘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执阳吐了吐香舌。

  “莫茜说的没错,当时的我的确抱着这种念头,也算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半月之后,我终于在东部遗址的几处残骸上找到了一些古老的文字,文字是古巴勒斯坦文,意思是‘相信天使、相信经典’‘礼、斋’等等,而这些分明是穆罕默德思想的意义。”

  “借助这些史料证据,我推翻考古学家埃特拉·马扎尔所说的观点…这座遗址并非大卫王所建,而是一部分信仰穆罕默德思想的古巴勒斯坦人,为了对抗大卫王所统治的基督信仰,所建造的思想圣地。”

  “只可惜,面对统治以色国的大卫,他们终究无能为力,随着历史的变迁,那里注定只能成为断壁残垣。”

  夜执阳讲到这里,偌大讲堂响彻起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我就在想,古巴勒斯坦人东迁,形成了现在巴勒国的前身,那么真正的大卫王宫殿又在哪里?”

  “我将怀疑放在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耶路撒冷。”

  “各位应该清楚,公元前一千年,大卫通过战争夺下耶路撒冷后,准备了扩建耶路撒冷,扩大犹太思想的材料,而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更是建造了耶路撒冷的第一座圣殿。”

  “这也就是说,崇尚犹太思想的大卫王,与儿子所罗门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确立耶路撒冷为犹太思想的主体地位。”

  “再后来王朝更替,岁月变迁,《圣经》中记载大卫王宫殿的篇幅不多,耶路撒冷的介绍可不少,这个最容易理解,有句话不是说了么,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那么、大卫王宫殿呢?”

  夜执阳环望讲堂,嘴角勾起平淡弧度,说道:“这就是历代考古学家都在舍末逐本造成的偏差,因为没有人会想到,大卫王宫殿早就与耶路撒冷融为了一体。”

  “多说一句,耶路撒冷为什么在后来被称为三教圣地,实则是后世战争和思想传播中,圣墓教堂在此建立,以此确定了耶路撒冷在基督徒心中的地位,而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两寺的建立,标榜着这里成为了穆罕默德思想的第三圣地。”

  话止于此,讲堂再度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

  大卫王宫殿考古之谜讲解过罢,夜执阳又侃侃讲起榆市边村地宫这件案例,只不过如何发现地宫暗道,他改成是碰运气的事儿,至于笃信血狼玺和其余地墓存在,这便是对考古灵感的自信。

  夜执阳这话倒没有磨灭古阁的功劳而夸大自己,毕竟古阁针对地宫历史真相发布第一个任务时,他就在琢磨印玺和其余地墓的事儿。

  奈何这位考古天才讲到这里,底下连盛光意等人都对其持有一种说不出的模糊感。

  不是夜执阳的说法他们不能理解,而是他们实在不能保证自己也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候,并且灵感出现后,他们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执拗地坚持下去。

  这些在函夏国久负盛名的考古专家如此,后面那群学子就更是紧皱起眉头不说话了。

  或许,这就是他们与夜执阳的区别吧。

  两个半钟头的讲座过去,夜执阳对全场微微弯身,坐在座位上的学子依旧久久没有起身,直至盛光意等人鼓掌,第一排的莫茜向夜执阳冲去,众人才再度爆发出热烈掌声。

  望着扑过来的莫茜,夜执阳伸手将其接住,紧而扫视全场,最后将眼芒凝向一位从最后方气冲冲走来的男子。

  讲课途中,他与这男子对视过一眼,隐约知晓其中缘由。

  “莫小姐,你、你别忘了答应我的事儿。”

  众人拥簇在夜执阳身边时,隔着好几个身位,刘武梗着脖子对环着夜执阳手臂的莫茜道。

  刘武的声音并没有掩饰,甚至像是故意让夜执阳听见,这家伙话落后,原本朝门外走去的学子蓦然滞下脚步。

  片刻后,不少人脸上浮现出玩味儿笑容。

  接下来可有好戏看了。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