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招募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还有一些矜持,如果方云不邀请,以方云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他也不会主动开口。

  王永民早在几年前就是秀才了,秀才虽说有些身份,可想要当官至少也得是举人,就算中了举人,也是能算是替补官员,必须要等到有官位空缺的时候才有机会补上去。

  王永民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一心希望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腐朽的大明官场,让王永民很失望。

  与他同期的学子很多才学不如他的人都已经中了举人,可自己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秀才。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王永民也心知肚明,说起来都怪他这一张嘴,说话太直,针砭时弊太过血淋淋,平时注意点还好,一旦开了口,收都收不住,贡院的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屡次参加乡试都被故意刷下来了。

  眼看着比自己小六岁的表弟方云,都已是正六品的百户了,王永民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当方云向他抛出橄榄枝时,王永民的确心动了。

  虽然作为一个读书人,王永民虽然也受到重文轻武的影响,但是他并不是一味死读书,还一直关注着时局展。

  大明各地生的重大事情,王永民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到资料,所以他很清楚大明如今面临的困难,就算他当上了知县,知府,如果手下没兵,说话也不会管用,所以王永民武官并不排斥。

  而且王永民心里很清楚,他在贡院的名声不是很好,除非省府的官员换一批人,否则他就算是文曲星下凡,想要通过乡试都比登天还难,他虽然还年轻,但还有多少年可以一直等下去。

  最重要的是王永民从方云的眼中看到了勃勃的野心,当前这个野心不是指造反野心,王永民虽然思想比较先进一些,但造反的事情他还是想都不敢想,而是一种锐意向上的进取心。

  现在大明战事频,方云手中的军队就是他最好的晋升之阶。

  打仗方面王永民不在行,他对当武将也没兴趣,但是方云也需要文职助手啊,比如屯田,招揽流民之类的事情王永民很有信心。

  这些年他虽然屡次乡试不中,但是也没闲着,一直在钻研历史上名臣的为政措施,所以现在理论知识方面,王永民认为自己累计的足够了,就是差一个付诸于实践的机会。

  现在有了这样机会,王永民不想错过,他也不是很在意官职的高低,只要能让他施展一生所学就行。

  方云是他的表弟,在方云麾下做事多少总会有些优待,想到这里,王永民不在犹豫。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都读了十多年的书了,除了熟通诗书礼仪外,见识没有一起增长,是该沉下心来好好实践了,既然表弟相邀,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待我回禀父亲和祖父后,便去百户所去报到。”

  王永民愿意来帮自己,方云非常高兴,但却不敢这个时候让王永民回去,再有一个两月山东就要大乱了,这个时候让王永民在青州与登州之间来回跑,那不是要他的命。

  别说王永民已经答应跟着他干,就是没答应,方云也不会让他这个时候回去,毕竟他还是自己的表哥呢。

  “表哥何必亲自回去呢,我派人向舅舅和外祖父通报也一样。不如等到年关回去也是一样,到那时说不定你已经有了官身,回去也不用担心外公和外祖父会责怪你。”

  “也好,就按你说的办。”

  王永民也头疼该怎么向他的父亲和祖父解释这件事,好好的一个秀才不当,跑去给百户打下手,这不是丢他们老王家的脸吗。

  如果当面锣对面鼓跟他们说,王永民真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出门家门了,方云这个办法正好省的他自己头疼。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