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买枪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枪虽然难弄,但对我来说也问题不大,不过价格方面可能就要高一些了。方公子也是明白人,火枪这样的兵器一般只有官府那边才有,我如果想要搞到火枪,也是需要上下打点的,就是不知道方公子需要多少支火枪。”

  郑子勇并不是真正知道方云买火枪的目的,走私商人一般都不会过问对方的目的,他也是看方云年轻,才多问了一句。

  “价格不是问题,但是质量一定要好,我不希望到我得到的火枪只能打上一两枪就炸膛了。还有最好是全都都给我鸟铳,像三眼铳、秘鲁铳的就不要掺杂在里面了。

  至于数量吗!说不定,五百支、一千支都行,主要是看郑掌柜能力了。”

  刚赚了三万林银子,方云还真不介意价格的问题,但却担心火枪的质量问题,方云可是知道明朝火枪的炸膛率一直居高不下。

  当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技术本身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在制度的问题。

  火枪火炮都是军工产业,不用想这样的产业肯定都是官府经营的工坊完成的,官府管理,优点和缺点同样的突出。

  一方面因为是政府经营的工坊,资金雄厚,规模庞大,有利于分工和协同合作,很多技术精湛的工匠被集中在一起,对于提高技术水平肯定是比较有利的。

  但是缺点也很鲜明,那就是管理非常的粗糙。

  原料,制作,生产,出货全由政府自己解决,自产自销,没有一点竞争力,也就是说领导层的那一群人没有一点压力。

  领导没有压力,就没有什么心思去鼓励员工创新了,对工匠而言,他们的工作是被强制执行的,不干也得干,拿的又是死工资,别说各种明奖,提成之类的没有,还经常要遭受领导上司的剥削,他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从整个明朝官场的情况来说,官府经营的工坊,前期是还是可以的,但是明朝中叶之后,弊就远大于利。

  这种制度受个人的影响极大,一旦负责管理制作工坊的官员腐败了,整个工坊都会陷入瘫痪之中。

  而在明末时期,官员克扣、倒卖材料的现象已经非常的普遍,材料不足,工匠自然是补贴不起了,为了完成认为,就只能偷工减料,敷衍了事。

  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反倒是私人工坊打造的鸟铳更加靠谱,只不过除了吃了秤砣铁了心要造反之外的人,这年头私人制造火器的工坊实在太少。

  如果有门路,方云宁愿话双倍的价钱,买那些性能可靠的火器,也不想要官府制造的破烂货。这也是方云一心想要自己修建火器工坊的原因之一,毕竟求人不如求己。

  在大明,一口气要订购几百支火枪的商人可不多见,郑子勇听完方云的话之后,也来了兴趣,军火买卖历来都是最赚钱的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