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总兵公子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一个和自己一样不愿意读书人,黄安虎顿时来了兴趣。

  “原来是总兵大人的公子,失敬失敬,阁下身为总兵之子,愿意与方某交朋友,方某当然求之不得。”

  眼前这个人竟然是东江总兵黄龙的儿子,方云的眼前一亮,脑海中无数的想法在酝酿。

  “好,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爽快的人交朋友!”黄安虎笑道。

  “安虎兄,大家都在努力准备自己诗词,我怎么看你一点也不着急,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方云说道。

  “成竹个屁!说出来不怕老弟你笑话,四书五经之类我什么都不知道,《孔子》、《论语》对我来说和天书没啥区别,《三字经》我倒是背过前几句,可惜不管用。”黄安虎脸色一垮,摇着头对方云说道。

  “这就奇怪了,难道黄兄弟不知道张进举办这场诗会的目的吗。”

  方云委婉的问道,毕竟刚刚认识,他也不好直接对黄安虎说既然你什么都不懂,那还来这里干嘛。

  “你以为我想来啊,还不我娘拿着棍子逼我来的,我娘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只要听到有读书人聚会的消息,不管在哪里,她都会逼着我去参加。

  还说这是为我着想,让我多接触一些读书人,沾沾读书人身上的书生气息,我就纳闷了,我娘为什么老是逼我读书。

  我爹大字不识一斗,照样当上了总兵,不少读了十几多年书的老书生,到最后屁都不是。就我这身材,连我爹都说了天生就是一个当兵的料。”黄安虎满脸郁闷的说道。

  提到自己的老娘,黄安虎心中立刻泪牛满面,有种想屎的感觉。

  “老夫人也是为黄兄你好,多读点书总不会吃亏的,能不能吟诗作对并不重要,关键是读书能让人明白事理。再说就算是当兵,也不能只当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吧,像黄总兵人那样的在整个大明都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只能算是特例。

  安虎兄你再数数咱们大明现在的总兵官,有几人是大字不识一斗的,又有哪个没有读过几本兵书的。”方云笑着说道。

  当然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心里方云还是在为黄安虎默哀,摊上这么一个负责人的娘,能怪谁呢。

  但是方云完全能够理解黄安虎母亲的心情,她的做法就像后世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爱好学习班一样。

  在大明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学习班,她就只好逼这黄安虎去参加读书人举办的诗歌会了,管他最后学的怎么样,先去了再说。

  “这个说法倒是稀奇,读书还和打仗有关系,我还是头一回听到。不过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有几分道理,方老弟你还没我大吧,可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比我爹娘还能说会道。”

  读书向来都是文人的专利,自古以来文武不两立,武将最讨厌的就是读书,文官更是厌恶只会好狠斗勇的武将,黄安虎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读书是为了更好当一个武将,偏偏这个说辞还很有说服力。

  “我今年十六岁,其实刚刚说的那些都是我从书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才说多读一些书是不会吃亏的。”

  方云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虽然这个道理在后世就像大白菜一样普及,但是在明朝可不是这样,在明朝家里能有兵法、军事相关的书籍,只能是武将世家,或者是世家大族。

  不要以为只有文人才有世家直说,武将也一样,古代的将门世家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在宋朝,种家将,折家将,杨家将,岳家将这些都是赫赫有名将门世家,他们的核心兵法都只会传给家族子弟或者是核心弟子,普通的士兵和军官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当然相比文人世家,武将世家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影响力也和文官世家大族无法相比,因此武将世家的名声远远不如文官世家大族。

  聊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方云和黄安虎两人一边喝着酒、吃着菜,一边谈天说地,半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方云和黄安虎两人也越聊越有劲,就差拜把子了。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