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粮食太多也有烦恼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他们不愿给政务纳税,自然就要承担不纳税的后果。

  剩下的那部分地主,大多数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都是和北方几省的商人有联系,出售价只会比五钱一石更高,所以不用方云担心,刨除这两个大头之后,剩下的那些中地主手里的粮食也有两三万石是需要方云来帮他们处理掉的。

  从整体上看,辽东百姓需要出售部分的粮食,正好是文登县原有所需的粮食,这证明,方云在文登县实行降租和清查田亩的政策之后,文登县原有的七十万亩土地就勉强能够养活三十万百姓了。

  而方云又开垦了七十五万亩,预计到明年,以文登县一县之力,就能养活半个登州府的人口了。

  除了文登之外,威海卫流民也同样收获不,方云在威海卫总共开垦了,十六万亩地,安置流民六千余户共计三万多人。

  而且威海卫那边的换地开垦的比较早,虽然没来得及种下秋麦,但是却种了方云让方福从福建广东地区的带来的玉米和红薯。

  十六万亩地用十万亩种了玉米,六万亩种了红薯,玉米亩产在五石上下,红薯的产量就更恐怖了,一亩地能收获十二三石红薯,所以光是这十六万亩地,就出产了一百多万石粮食。

  比文登县七十万亩地的产量还多出了将近一半,只不过这些粮食的口味和麦米无法比,玉米还稍微好一点,红薯的口味就差远了,吃一点人们可能还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要是一日三餐天天吃红薯,估计没有几个人受的了。

  拿下文登县之后,方云把威海卫流民开辟荒地所需要交纳三成粮食,改成了文登县百姓一样,统一征收两成粮食产量,并且为期三年,三年以后,不管是威海卫,还是文登县,所有新开垦的荒地全部按照朝廷三十税一的标准收税。

  不过即便只收两成,也有二十多万石粮食,不过这二十五万石粮食,只有十万是玉米,还有十五万石是红薯。

  其实威海卫那边粮食丰收之后,王永民就曾经建议方云:惠民粮行完全可以不用在去南方购买粮食,一百二十多万石粮食,政务厅征收二十五万石,威海卫百姓手里的粮食也还有将近一百万石。

  而威海卫的总人口也就还不到五万人,一年有十五万石粮食就足够了,剩下的八十五万石粮食,都是可以出售的,而且也是必须出售,否则这么多粮食海卫的百姓自己是没有能力给它们找到买家。

  粮食是百姓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卖不出去粮食,百姓们就没有余钱可以去置办其他生活必需品,而且还只能看着粮食烂在仓库里,这不管是对百姓还是对政务厅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王永民还提议用这征收上来的二十五万石玉米和红薯,补上文登县还欠缺的二十八万石粮食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