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浅论大明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陷,不得罪东林党那群人,基本上不会有丢官的风险,当官的贪起钱来可以说是一点顾忌都没有。

  方安栋当官十多年,基本上是不会主动向他人索贿的,仅仅是别人送的礼金,这些年加起来就有四、五万两银子,其他各种古玩字画也有数十件。

  方云虽然不知道价格,但是保守估计也值五六万两,在加上方家这些攒下来的积蓄,方家的家产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两之巨,相当于现代的社会的亿万富翁。

  方云穿越前,是个孤儿,上了大学之后,全靠勤工俭学,他所有的存款加起来还不到六位数,如果不是穿越到明朝明末,方云还真想好好体会一把什么叫做有钱人的生活。

  尽管方家家资不菲,但是也顶多算一个中产阶级,即便是在文登这样的偏僻地区,比他家有钱的也比比皆是。

  听方福说,文登县的知县名下光是土地就有两千顷,还在县里最繁华的地段有十多年店铺。

  每隔几个月这个知县就会宴请县里的大地主,大商人聚会,收礼收到手痛,总资产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十万两,而且这还是在北方。

  相比北方,江南一带富庶是出了名的,那里商品经济极为泛滥,有钱人多如牛毛,在南直隶和江浙一带,十几万两银的身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有钱人。

  用这些人来衡量大明社会的财富可能会有些片面,可恰恰也是从这些片面的东西,就可以看出,大明社会总体财富是巨大的,真正穷的只是大明朝廷。

  方云无法想象,区区几百万两的军费就拖垮了大明朝廷,这对于一个拥有一亿多臣民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可笑!

  对比晚清,人家几乎每隔几年就来一次割地赔款,赔款的数目也是一次过一次,赔款的对象也是一次比一次多,可是也没见有清廷的统治阶层活成崇祯那个穷样!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出北京,家底几乎一空,可是回来之后照样作威作福,单单是修个颐和园就挪用了二千多万两海军的军费。

  慈禧的人品暂且不说,但是从她这个举动,我们可以知道那时清朝政府光是海军的投入就是数以千万两来计算的,这还不算规模更加庞大的6军,而且慈溪死后也有上千万的陪葬品。

  说来可悲,崇祯皇帝直到最后吊死煤山,都没有都没有签过一个割地赔款、有损国威的条约,可是大明帝国却恰恰是因为财政崩溃的原因导致最后灭亡。

  所以方云觉得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崇祯皇帝自己的原因。

  明朝的税收很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级低的税收只不过停在纸面上而已。

  在万历皇帝当政初期,这个税收体质被贯彻的最彻底,因为他有一个办法强臣——张居正,张居正主持的十年变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