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 十万辽东流民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你放心,地主的钱也是一两一两攒起来的,官府是不会强迫你们无偿献给佃户的,你们给佃户多少银,都算是佃户借的。

  借多借少可以由你们自己决定,但最低不得少于五两。另外借出去的银,不能收利息,这一点你们必须要牢记,一旦被发现,不但借出去的银收不回来,还会有牢狱之灾。

  此外,必须给佃户两到三年的时间,不能强迫佃户当年还清所有借款。”方云回答道。

  虽然地主有钱,佃户都是穷人,但是方云不鼓励佃户白吃白喝地主的,这样不仅地主会心怀不满,佃户自己也会产生懒惰的心思,如果养成习惯,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再真正导致佃户穷的原因不是他们好吃懒做,而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且地租的佃租又高,入不敷出,就不得去借钱,在古代借钱基本上都是借高利贷,所以借的次数多,也就越穷。

  方云现在已经为佃户提供了低地租的土地,再压缩一下高利贷的生存土壤。只要佃户肯干活,最多一两年的时间,不仅能还了借地主的钱,吃穿也不会有问题,三五年的时间,也许就能过上古代的康生活了。

  真要有那种好吃懒做的人,这样的人就算是在后世社会也同样救不了,就算被穷死了也活该。

  张德阳有些例外,他都已做好了被宰割的准备了,没想到最后的情况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方云竟然没有让他再出一分钱,虽然安家费还是少不了,但是给和借的差距可是巨大的。

  虽方云规定了不少限制条件,比如不能收利息,不能短期内强迫佃户还债,但这也只是不能利滚利而已,银总归还是他们自己的。

  对于方云提出的这个条件,张德阳当场就答应了,而且还很豪爽地向方云保证道:借多少由佃户自己决定,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

  这家伙到底是老了,一转眼的功夫就忘了自己刚刚才对方云过了,安家费给多了,自己负担不起。

  当然方云并不在意这些,真要追究这些,张德阳之前那句话就到处都是坑,这个老头给自己找的借口竟然是因为土地太多,所以需要很多佃户,你确定你这是在哭穷吗!为毛方云怎么都觉得这是在炫富。

  有了张德阳这个探路先锋,接下来的几天里,方云和王永民分别接见了文登县大数十个地主和大户人家,当然礼物也收了不少。

  这些地主也当真有趣,仿佛是约定好了的一样,需要一千户佃户的就送一千两银,需要一百户的就只送一百两,不足一百户的干脆就不来了,不过不来不是他们不需要佃户,而是让其他地主转交。

  所以林林总总加起来,方云和王永民两人共收了两万两银,足够让方云买一千两百多头猪了,开荒大军一个半月的肉食问题解决了。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