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十三章 悬棺_离魂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人文蔚起的繁荣。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调查有棺四十多具,此后,或堕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十余具。远远看去,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势将倾倒的绝壁的阴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悬置,确实会让人生出许多难以言喻的思绪,臆想出许多神魔怪异的故事,难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人,故称‘僰人悬棺’。一九三二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一米八到一米九米之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两米,高约五十厘米,宽约四十一厘米,棺盖厚约四十一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参加考察的周梦云等认为‘此物出自上古,绝非数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称,大禹死后,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见诸《孟子》矣。孟子又云: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壑。今查置棺处所,河流下陷,足证当时河水必高,又且两岸多系水造成屋,知为上古大壑,毫无疑问’。同样在一九三二年前后,一位美国学者对威信长安的悬棺进行考察,也得出与周梦云大致相同的认识。如此说来,‘僰人人悬棺’应该成为结论了。可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先,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自春秋以来,或向滇西迁徙,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早地结束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的历史。也就是说,僰人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关悬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数百米高悬崖,这个过程没有几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陈一得反诘:历二三千年之长久。‘任何坚硬木质,日射水浸,鲜不化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纹理清晰。’不得不承认,陈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查考史籍,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这一带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悬棺葬习俗。‘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岩**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元代李京《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纪略》于此均有记述。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呢?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

  其实,就悬棺的数量、规模来讲,我们巫山县小三峡里面的就算不上什么了。但是,这里的悬棺却为我们这个旅游景区增添了不少的亮点。”

  “张局长可真是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啊。”清云赞叹道。

  “我就是吃这碗饭的,而且我们这里来的领导和客人也很多。时间一长就自然记住了。为了充分了解悬棺,我还特地到前面所说的那些地方去考察了几次呢。”他笑着说。

  “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张局长,今天就冲着你的学识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我再送你几个字。”清云说。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