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七章 岁月静好事无常_唐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论能为李秉施展“三金锁脉”的人,其中就有他一个。

  西明寺每一代弟子的僧名,都遵循古训传下来的字辈诀: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清字辈在净字辈之前,这清延和尚,正是五位净字辈堂首的师叔。

  且目前西明寺中,清字辈的人只有一人,净字辈也不过二十人,其他弟子多是真字辈,如字辈的。

  又说西明寺共有八堂:

  通译堂:掌管经文典籍。不仅要将天竺原经译为唐字,更要将本土汉传佛法,翻译成日本、新罗、南诏等文,帮助佛教传播。

  戒律堂:查察门下弟子功过,有过则惩。

  明善堂:负责签香客的善款,不仅用来新建寺庙,也用来救难赈灾。

  菩提堂:西明寺的医药馆,用来治疗伤者。

  舍利堂:火化圆寂的少林僧人,亦为俗家信徒行超度仪式。

  普渡堂:接待宾客,管理剃度出家、僧人还俗、招收俗家弟子等仪式

  达摩堂:研习内外武学。

  般若堂:研习佛家术法。

  达摩堂、戒律堂两位首座先入了塔,净闻转身准备去寺外找“清延师叔”来,刚迈出一步,就瞧着槅门出走来一个身影,步法忽快忽慢,飘忽不定,转眼就到了几人跟前。

  来人正是清延。他一身金光袈裟,是皇家御赐了佛号的高僧才可用,比住持的紫色袈裟还高一等。整个西明寺三百年,得此殊荣者,不过五人,清延也是唯一还在世者,足见身份之贵重。

  “我已经来了!”这声音好似从天上传来。

  他身法卷着一股清风,袈裟摆动,似有仙风道骨,并肩站在住持身边。

  清延面容枯槁,皮肤沧桑,头发胡须皆如雪白,更有一道一字眉,左右连成一片,没有半点上下起伏,两端各露出半寸的尾穗来,如龙须飘飘。

  他刚站定,尼朗茨旦也正好从楼上下来。他原本一早就可下楼,只是地动之时,他还想着将这些孤本经书归置整齐,不可不谓艺高人胆大。

  和清延大师打个照面,尼朗茨旦又听住持净善对自己道:“今日长安发生地动。以防藏经塔倒塌,还请施主先行离开。若明日安定,再来抄经不迟。”

  尼朗茨旦点头称是,回头忘一眼塔,忽然眼睛眯成一条缝,对着塔底的地下看了看,微微摇头,说话略有深意:“我术法上也有些修为,如有需要,晚辈可以略尽绵力。”

  “不用。这点小事,还不劳吐蕃圣僧出手!”不等住持发话,清延法师已经严词拒绝,不知为何,他对这如此有礼的吐蕃喇嘛有些反感。冷言冷语道:“净归,你送他们四人出去吧!”

  “到底……”李秉刚想再问,净归已经伸手拦在他身前,又说了“请”字。

  李秉看住持和清延都已经不再理会自己,执拗不过,也只能悻悻跟在格桑身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