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融教四洞的传人_唐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姑苏小镇,离苏州府不算太远,只五十来里。

  这里原是三河交汇处,频发洪水,也鲜有人烟,后来大水改道,只剩下小河,才逐渐有人居住,一间一间的黑瓦木屋,延河而建,顺势而落,层层叠叠,十分随性。

  起初,这里出入都走水道,家家坐船。后来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有了些旱道拱桥,现在算是一半一半。

  这洪水淹过的地方,有个好处,便是地肥,种啥都长的好,桑树一年就可以长成;加上这里气候温润,又是养蚕的好地方。镇上人口近万,大多是桑农蚕农,还有些纸坊、藕农、渔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镇上平日里生意繁茂,极其热闹。

  那艘呼来船沿着水道又驶了不远,伙计靠着落水台阶停了楫,轻声道:“客家,到了。”

  两人走出来船舱,抬头看了看:

  河渠旁边,七八个石板台阶之上,是一条旱道,不算宽,大致能够一辆马车通行。旁边一座宅子,青砖黛瓦,院子里几颗参天大树,茂密的青叶黄花,很是壮观。

  “诶!不是‘卓荦庄’吗?怎么改成‘浅荦庄’了?”道姑望着庄子的匾额惊讶说道。

  “客家是多年没来过了吧。庄子上的老主人几年前过世之后,这庄子就改了名字了。现在掌管庄子的是老主人的两个儿子。两兄弟和睦,他们庄子上的丝料也好。好多家都抢着买。我看这小哥穿的这么好,也是做蚕丝生意的吧。这冬月来,是来买蚕种吗?,还是买卖桑叶啊。”

  “是来探亲的。”白斗笠道姑给了钱,下了船,轻声吩咐侄儿道:“去叫门吧。”

  这侄儿,正是“安庆方”。他很少穿的这么正儿八经,一身素白蚕丝袍子,虽然比不上大户人家的华贵,但是却干练,头发用纶巾扎起,更是中气十足,显得精神。

  士别三日,气质大变。要是李秉在这,怕是要认不出来了。

  “咚咚咚。”

  门上三声轻响,开门的是个女使,二十多岁,清丽可人。她说了句吴越话,安子也没听懂,只道:“我们是来探亲的,武威!鹿家!之前已经发过拜帖了。”

  女使连忙开门:“贵客请进,家主已经吩咐过了。”

  说完带着两人进去,先到了中院——院子里七八个大笸箩架子,每个都有十来层,上面还空着,估摸着还不到孵蚕种的季节。

  “贵客,这边请。”

  安子跟着她又进了后院,这里更大,是一片桑树林子,不过叶子都被薅光。林子后有个小池塘,池塘里有几尾青鱼,上面架个小小的拱桥,桥对过一片竹林,是姑苏特有的矮竹,颜色比普通的竹子更亮绿些,看起来也更秀气些。

  过了竹林,才是两位庄主的居所。

  丫头让两人在偏厅坐下,上了花茶便离开了。

  姑苏地界青茶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