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制度_重生武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栋道。

  武栋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李纲在那里慢慢的想着,过了片刻,赞叹道:“还是大都督思虑周详!”

  武栋笑道:“现在我们手中已经不止是河东、高丽,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多了,许多政策已经不能像在河东、高丽时候那样粗暴了。中原,我们迟早要回去的,不能让中原的所有地主豪门都怕了我们。”

  李纲沉默片刻,道:“大都督,其实地租降到三成,恐怕很多地主豪门都会心生不满的。”

  武栋道:“若是那样的话,我也无可奈何了,这已经是我能够做到的极限了!中原的农民极苦,每年冬春时节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我当初起兵,为的正是天下百姓,不可能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弃天下万民于不顾。今后我们会打下更多的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在当地分田减租,然后鼓励农民去辽东或者去西北,甚至极北之地,那里的土地将来都属于我们汉人。”

  东北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发,属于一片狂野,西北的新疆之地和东北一样的荒凉。其实后世武栋穿越而来的时候,新疆还没有开发完毕,当时新疆的土地数量仍旧很多。在武栋的计划中,往北的极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远东、西伯利亚等地都可以打下来,那里现在也是荒野,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前往俄罗斯种田,但是他穿越之前俄罗斯已经开始限制中国人在远东地区种田了。

  如果这些地方全部打下来,中国将不会存在土地问题。中国古代的朝代终结,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土地兼并,地主豪门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必然是百姓越来越活不下去,最后便是百姓造反,天下大乱。等到战争过后,数百万或者上千万人死去,出现大量的荒地,于是普通百姓又可以存活下去,直到土地再次兼并,然后百姓又活不下去、继续造反。

  当然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商业时代,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将来土地问题自然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大都督,朱武在信中说燕云地区的官员数量不够,他让我们军机处能够制定出一份好的人才选拔制度,我看,现在该实行科举了!”李纲又道。

  “科举,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我曾经告诉过你,科举是一定要举行的。只是我们的科举内容和大宋朝廷不一样。”武栋道。

  “不知有何不同?”李纲道。

  “大宋的朝廷只考儒学,而在我的计划中,儒学仍旧要考,但是要侧重于新学,除此之外,还必须靠算学。”武栋道。

  “什么是新学?”李纲一愣,急忙问道。

  “你还没有见过秦桧吧?明天你可以去拜访一下秦桧,他会告诉你的。对了,秦桧现在也是思想改造小组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