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九宫开禁术_仙武道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用于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这个典故叫做“杏林春暖”,比喻医术高明,医德令人敬仰。从此“杏林”两字,就代表了医师这个行业!

  三神医当中,华佗给后世留下了《青囊书》,这才有五禽戏和麻沸散。张仲景留下天下闻名的《伤寒杂病论》,只有董奉相传没有留下医书。

  没想到今天,白崖居然亲眼见到了这位医仙的手著之作!

  不过,从万青一直到死,还郑而重之地将此书托在手上陪葬,并再三叮嘱穿山弟子不要拿走书籍。

  白崖已经预见到这本《拔墘九宫开禁术》,很有可能不是医书。

  这就要说到董奉除医者之外的第二个身份——“仙”!

  董奉虽然以医术著称于世,但他本人却不是医家弟子,而是信仰道家。他在行医的同时,还是个道家炼气士,年青时在庐山修道,晚年居于庐山太乙观。

  《庐山志》记载,他曾多次为民除害,在浔阳城的江河溪涧斩杀恶蛟,可见董奉的武功不差。

  庐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不过,现今庐山却非只有道家一门,而是分成了四个势力,分属于儒家、道家、佛门和吴越剑派。

  庐山最大最强的势力不是佛道两门,而是儒家在庐山白鹿洞建立的白鹿洞书院,这是儒家的本院。

  庐山佛门以东林寺为主,祖师为神僧慧远,属于佛门净土宗。另一个吴越剑派叫做庐山剑派,是吴越剑士向神州西部扩张的产物。

  除了这些儒生、和尚,以及后来的吴越剑士,最早在庐山落户的修者依然是道家炼气士。

  庐山道家以太乙观和简寂观为主,第二战国期间,也跟青城、峨眉等宗门一样,成立了道教联盟,号称庐山派!

  其中董奉所在的太乙观以九大天尊为主神,主祀太乙救苦天尊。

  而董奉离世后,世间就有传闻,他是太乙救苦天尊座下的拔墘童子,加上董奉武可斩蛟,所以才被称为“医仙”,也是太乙观的武道祖师之一。

  董奉晚年在太乙观寿尽而逝,他的手著之作除了庐山派太乙观会收藏,绝对不可能流落在外。

  那么……这就很有意思了!

  万青是怎么得到这本《拔墘九宫开禁术》的呢?而且死后为什么还千叮万嘱,让穿山弟子不要取走呢?

  白崖又不是笨蛋,马上就想到万青得到这件东西,估计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并且当时还没让庐山派追查到他!

  “我艹,这庐山派太乙观好衰好弱!”

  白崖想明白之后,忍不住就爆了粗口。

  董奉可是太乙观的祖师之一,而且还是五千年前祖宗级别的祖师,他们居然能把这位的手著之作给弄丢……

  而万青就不说,感觉已经牛逼到没边了!

  他拿了人家董奉祖师爷的这本《拔墘九宫开禁术》,跟刨了太乙观的祖坟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他还平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