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我其实只记得两句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点点讨论学问的时间还是有的。”他笑着回应。

  李智云极度无语,讨论个屁的学问哦。

  李建成到底是个翩翩君子,没有撕破脸拒绝,捏着鼻子和两个弟弟一起回了东宫。

  探讨学问!

  没错,三兄弟真的在东宫扯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废话。

  深夜,楚王府。

  杜如晦忙着整理籍册,韦思齐、薛收、薛元敬三人则在认真比对此番出征的兵马细则。

  “凡是家中独子的,这次便不用跟着去了,让他们留在家中务农。此番我军并非主力,不需太多人马。”李智云将一张黄纸递给薛收。

  “是。”

  薛收应一声,拿起笔在黄纸上勾勾画画。

  韦思齐走过来,奉上一份陈条。

  “民部的意思是,五万石粮食,分三次运往相州,第一次一万石,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两万石。”

  “有什么说法吗?”李智云看着韦思齐整理的运粮方案,随口问道。

  韦思齐道:“按照兵部规划的运粮路线,这次是走蒲津关进入河东,而后借由轵关陉、太行关、横穿太行山脉,将粮草运抵相州。因太行山中多有盗匪,为粮草安全计,第一次主要是为了熟悉运粮路线,顺便扫平路上障碍。”

  李智云点点头,将陈条还给他。

  “就这样办吧。”

  “是。”

  不知过了多久,烛火时大时小,李珍走过去轻轻提起灯芯,光芒顿时亮了许多。

  李智云抬头看了看,而后继续借着烛火,观看舆图。

  这次担任粮草转运使可不是简单的押运粮食,河东一带虽然在大唐的掌控中,但是潜藏在太行山的盗匪可不服大唐,他得小心谨慎的应对。

  薛元敬走过来,说道:“大王,此番出征的统军、参将、校尉名单,属下已经整理完毕,请大王过目。”

  李智云放下舆图,接过纸张。

  他看了一会儿,说道:“秦琼、程咬金、李君羡、罗士信四人必须加进去。”

  “可他们此前并不在军中效力,如若贸然以将领的身份加入,会不会引起士兵们不满?”薛元敬提醒道。

  李智云略作思忖,颔首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罢,将他们四人编入我的近卫军,留在我身边效力。”

  此时,一直默默整理籍册的杜如晦突然开口道:“大王,属下以为,还是将他们先放在谢统军麾下效力,这样最合适。毕竟,他们和谢统军也认识。”

  俩人隔空交换一个眼神,李智云道:“那行,先让他们去谢统军麾下。”

  “是。”薛元敬领命。

  薛收默默低下头,回忆着刚刚楚王和杜如晦的互动,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被排斥了。

  不,应该说楚王和杜如晦之间有着一种旁人不知道的默契。

  便在此时,李强走进屋内。

  “殿下,王妃来了。”

  王妃?

  李智云一怔,这大半夜的她还没休息?

  楚王妃确实没休息,她让人送上庖厨做的宵夜,然后又嘱咐李智云注意休息,便告退离去。

  宵夜是咸菜粥+鸡汤,普普通通,但是粥熬的不错,因此众人吃起来倒也舒服。

  喝鸡汤的时候,薛收忍不住问道:“大王,您好像很看重那几位瓦岗降将?”

  此前楚王说要把秦琼等人编入近卫军,这让薛收大为惊诧。近卫军可是楚王府嫡系兵马中的精锐,目前也不过一百人左右,都是绝对的死忠兵马。

  在战场上,他们就是楚王的人肉盾牌,不仅负责保护楚王,关键时候还负责人肉挡箭。

  换句话说,近卫军是楚王心腹中的心腹。

  是故,当楚王要把秦琼等人编入近卫军的时候,薛收表现的极为惊讶。

  不止是薛收,杜如晦同样觉得不妥,所以才会劝楚王先把秦琼他们放入谢叔方的麾下。

  当薛收问话的时候,薛元敬和韦思齐也竖起了耳朵。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