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5章 污水黑水群臣疑难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上都住在长安,对于关中的情况也是知道不少东西的,渭河工坊的黑色污水,他们也是所有耳闻的。

  独孤怀恩这次倒是没有反驳什么,因为污水的存在不容辩驳,而且很不好处理,这一点他知道,他也懂。但是,山东士族这么快就翻脸和自己对立,还是让他很不爽,明明之前配合一起殴打南方世家的时候还是很愉快的,这些家伙,翻脸不认人!

  “陛下。”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出列,拱手道:“渭河工坊,这些年排出大量黑水,使得百姓无法引水灌渠,目前情况虽然不是十分严重,但是未来就不好说了。臣以为,应当适当裁撤工坊数量。”

  李智云眯眼,哼道:“你懂什么,渭河工坊乃是国之重器,你身为大理寺佐官,管好你分内之事便是,你现在是准备教朕怎么做事情吗?”

  “臣不敢。”孙伏伽本就躬着的身子越发谦卑起来。

  “退下。”

  “是。”孙伏伽吞咽口水,低头退回班列。在他身边,大理寺卿韩仲良狠狠瞪他一眼。那意思很明显,你一个大理寺的,去管渭河工坊干什么,吃饱了没事干是吗。

  渭河工坊在朝廷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任何部门都没资格插手其中,它直属于皇帝统辖。从前,不是没人眼红渭河工坊弄出来的产品,但是下场是什么,不言而喻。丢官都是其次,灭门才是常事。久而久之,朝廷官员基本上都明白,渭河工坊是禁忌,不能随意插手。

  关于是迁都还是扩建,这个时候似乎没什么争论了,因为崔民干直接把核心问题给拿了出来。即,渭河工坊的污水到底要怎么处理才好呢?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扩建还有什么必要?

  关陇人面色不善,虽然很想弄死崔民干,但是渭河工坊的污水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而且,若是不解决,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遭到波及。可是,让他们答应迁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纠结!

  至于李智云,他没那么纠结,因为迁都与否,他心里基本上是有点计划的。那就是必须迁都,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将来都是一定要迁都的。

  不说迁都对于关陇贵族的打击吧,单说经济角度。其实,历史上在李治朝之后,基本上很少有王朝定都关中了。是因为关中不够安全不够丰饶吗?

  并不是。

  原因在于,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关中的土地和航运无法承担那么庞大的人口压力。自唐一朝之后,后面的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基本上都放弃在关中定都。当然,并非完全是因为经济原因,如边疆之患渐渐转移到辽东一带,如唐末藩镇割据,使得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中原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唐朝中后期,定都洛阳,其实更多的还是考虑的经济方面原因。因为在中原,航运更加方便,南方的物资能够源源不绝的通过运河转运洛阳。

  当初将渭河工坊放在长安,李智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到最后反正要放弃长安,干脆把这里打造成工业基地。或者说,让生活环境逼迫关陇人答应迁都。当然,后一项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在于工坊只有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足够安全。

  当时,李智云就是这么考虑的。但是这些年随着工业发展渐渐有点头绪,自然环境也开始被污染,污水也开始出现,当然也少不了整天冒着黑烟的大烟囱。

  不过呢,目前是不用太过于担心的,因为这里可不是‘带英’那个小破岛,不用担心变成‘雾都’。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