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9章 大朝开始太子任务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何‘权力属性’,但是他说的话很具有参考意义。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对于百官。

  太子作为皇帝的儿子,一旦他开口,无论是提出建议还是给某些人求情,皇帝考虑太子的面子,少说也会照顾一二。另一方面,对于百官来说,这是他们观察太子的最好机会。从点点滴滴,他们可以慢慢了解太子喜好和一些政事偏向,这很重要。

  高良忠扬声宣喝:“圣人临朝,百官觐见!”

  “臣等,参见吾皇陛下,愿陛下万年万年万万年。”

  一套礼仪走完,太极殿大朝正式开始。不会有人一上来就问皇帝南方大案要怎么处理。一般而言,越是重要的事情,越会压后。所谓急事缓办,大抵就是这么个道理。纵然大家都很着急,可这时候却不能表露出来,因为这很可能会让事情出现变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根本不可能。但凡召开大朝,哪怕是没有事情,那也得找很多事情出来说一说。不过大多数时候,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比如民部会说一些地方人口增长情况,地方田政经营情况。而工部则会说一些遇到的困难,或者是道路又修到哪儿了,死了多少多少奴隶,需要补充多少人,还需要多少银子。礼部则会说一些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总之不能说‘我们没有事情’,若是这么说,那等于告诉皇帝,我们很闲。在贞观皇帝手底下当官,你要是很闲,要么就是你真的很闲,要么就是你无能很闲,亦或者,伱是在尸位素餐。

  群臣巴拉巴拉说一大堆有的没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一个时辰。李承昭一边看,一边学,一边开始在心里疯狂记忆每一个出列臣子的样貌姓名。这也是他的功课之一,父皇给他安排的许多功课,都非常的繁琐,非常的不符合常理。

  比如,认人这门功课。某一天父皇给他一张名单,名单上是吏部几十名官吏的出身姓名,升迁降职履历。他的任务,是将这些资料全部记得熟悉,而且要能对得上号。曾经他真的很不理解,这么做能有什么意义,直到不久前一个官员在大朝上撒谎,被父皇一言识破,他才明白为什么。

  因为后来他查看那人履历的时候,发现那人就是因为曾经试图掩盖怠政而被降职。至此,他大抵明白父皇的意思。自己之所以要记这些资料,所为的,就是要清楚熟悉这些官员的秉性,然后根据这些结合其他资料,判断这个人说的话能不能信。

  其实,这一点倒是和他现在苦背州县地理民生人口户数情况很类似。总的而言就是要掌握大量资料,不能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在两眼抹黑的情况下轻易做决定。

  大部分时候,李承昭都是默默听,默默记忆,很少会公开在百官面前发表自己看法。父皇教导他,永远不要让臣子轻易猜测到帝王的心思,因为那非常不利。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那些喜欢投其所好的奸佞之辈。他们往往嘴上说的话,十分符合帝王心思,但是实际做得,却是一件又一件恶事。

  这一点,李承昭自己深有体会,他深入民间,没少碰见那些表面上两袖清风,但实际上家财万贯,不知贪墨多少民脂民膏的恶官。还有的官员则是面慈心毒,视百姓如仇寇!

  偶尔,他也会偷偷在心里对某件事情做出自己的评判,然后看看和父皇的决定有什么差别,大部分时候父皇说的都没他想的多,但是事后仔细想想,父皇考虑的要比他更全面。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