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5章 刺史述职太子观政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

  “那父皇呢?”

  “待会儿用完膳,朕还要接见河东道各州刺史。”

  李承昭道:“孩儿不累。”

  “真的不累?”李智云笑问。

  李承昭微微迟疑,而后点点头,诚实道:“孩儿其实很累,但是孩儿还能坚持。”

  “好,你待会儿准备和朕一起用膳。”

  “是。”

  父子二人吃完饭后,又开启工作模式。年末往往是朝廷最繁忙的时候,因为各地的情况要进行汇总归档,还要考核吏治,除却少部分清水衙门,其他各部其实都很忙。大朝会结束,并不意味着官吏彻底放假。

  入夜,李智云方才结束工作。

  “回去好好休息,明天还有河南道诸州刺史等着见。”李智云吩咐一声,返回后宫。

  “儿臣恭送父皇。”

  李承昭躬身恭送父皇离去,而后站在原地长长出口气。

  “启禀太子殿下,敢问是回东宫,还是回岐王府?”侍候他的小内侍询问。

  岐王府还保留着,李智云也没有收回来,算是送给太子的宅子。

  李承昭道:“今日太晚,去东宫休息吧。”

  “是。”

  其实,李承昭不是特别喜欢待在东宫生活学习,总觉得不是很自在。可能因为时常私访民间的缘故,他觉得待在东宫,总感觉和百姓隔的太远,不能及时知道百姓之事。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父皇并没有因为御史的弹劾,就不准他住在外面。

  回去的路上,想起今日父皇的工作量,李承昭突然想起来自己在河北道赵州遇见的一件事情。

  “你和你父亲关系如何?”李承昭忽然问身旁的小内侍。那人年纪很小,只比太子大一点点,生的普普通通。此人做事还算勤快,懂分寸,所以才会被李承昭选中,留在身边服侍自己。

  以往,他做皇子,做岐王之时,身边有七八个内侍,但是在他被册封太子之后,另外几个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他赶走。有的是借着他太子的威风欺凌他人,有的是贪污受贿,对待这种人,李承昭态度很坚决,丝毫不顾多年服侍情谊,以强硬态度将其赶走。

  小内侍没想到太子会这么问,他思考道:“奴婢进宫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不怎么记事。只隐约记得,家里很穷,上面还有几个姊姊哥哥在,父母养不起我们,所以将奴婢送进宫里,侍奉天家。至于父亲大人,奴婢已经记不清他的样貌。”

  李承昭没说完,静静的漫步。他在河北道赵州私访的时候,曾在一户农家借住,那户人家五口人,上有一位老母,下有两个儿女,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好在能温饱,还能有些余粮。

  他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情,是因为那户人家的孩子父亲也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时还要兼顾塘中水鱼,夜不归宿。

  这一点,与自己父皇何其相像。

  那户人家是为养小家,而自己父皇则是为天下大家。虽说不能相比较,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共同点的。

  可以说,都是父亲在为家庭奔波劳累。

  父皇这么繁忙,其实也是为了大唐社稷,为了皇族,为了他。

  “回去后,提醒孤读书。”

  他这段时间跟着父皇观政,现在已经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只能想办法挤一挤,继续读书。

  “是。”小内侍应道。

  另一边,李智云返回后宫,幸尹德妃。大抵上,李智云临幸后宫妃子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以皇后次数最多,能占到一半时间,其次是五妃,而后才是其他女子。有孩子的,自然机会更多,没孩子的只能独守空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智云只有一个。

  好消息是,皇帝很勇猛,每次都能喂饱临幸的妃子。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