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4章 言传身教施加影响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豁出去的态势,回答道:“商失国,周自代之,赢秦失鹿,沛公起于地方,魏武阉宦之后,晋司马亦非天生皇室贵胄,至于.”说到这里,他实在不敢继续说后面的历史,只能总结道:“英雄不问出身,草莽只待天时。”

  “哈哈哈哈哈哈。”李智云发出大笑。

  李承昭死死低着头,不敢说话。杨皇后自小对他的教育就是不可对他父皇说谎,所以,他只能这么说。

  李智云笑完后,说道:“你说的很对,英雄不问出身,草莽只待天时。这天下就是如此,从无什么君王失德以失天下,只有失民心失天下。吾李氏,祖上究竟是个什么样,没人知道。吾李氏之所以能得社稷,乃是因为得民心二字。

  隋炀帝自作聪明,急功近利,为亡世家,不顾天下百姓死活,所以身死国灭。朕不是说他做错了,而是认为他从没将百姓两个字放在心里。君视百姓如狗彘,百姓视君为仇寇。

  朕自登基以来,凡征战,必算百姓生计,如若断百姓生路,则万万不可为。故,每逢灭敌国,朕必取其牲畜,奴其子民,回馈我帝国之百姓。

  民不乱,国不乱。

  如何使民安居乐业?

  在君王,在贤臣,在能臣。”

  “孩儿谨记父皇教诲。”李承昭微微松口气。

  李智云笑问道:“你刚刚很紧张?”

  “是。”李承昭道:“孩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父皇的问题,孩儿读史书,发现历来君王,少有天生贵胄,实在不知道为何有人天生为王,有人天生为民。后自醒自悟,发现所谓天命,不过是.不过是愚民而已。自秦之后,历代王朝开创之主,出身皆不高,便是前汉太祖高皇帝也不过是小小亭长,今日得父皇开解,方才明白,所谓天命,实则是民心。”

  “不错,你说的不错。”李智云道:“天命,其实就是民心,谁对百姓好,百姓就对谁忠诚。谁若是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百姓也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李承昭轻轻咽口水,说道:“孩儿还以为,父皇会责怪孩儿。”

  “朕为什么要责怪你?”李智云先问他,而后笑着道:“你我父子,自是不必隐瞒。你以为那些世家公卿,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不,他们一直知道。前隋失国,他们在天下四处落子,所谓的是什么,不过是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朕作为皇帝,若是不能辨明真假道理,如何能使诺大帝国,长盛不衰。

  昭儿,你要时刻牢记,不能偏听偏信,判断事情真伪,要自己去看,自己去听,自己去找答案。

  你现在确实懂很多道理,但是你真的了解百姓吗?

  你知道他们要什么吗?

  你,能坚持本心吗?”

  一连三问,让李承昭陷入沉默。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明白了。

  “父皇,孩儿明白了。”

  李智云没有回答他,只是说道:“朕累了,你下去吧。”

  “是,孩儿告退。”李承昭起身行礼,慢慢退出去。

  火光在李智云眼眸中跳动,显得他思绪繁多。

  膝下诸子,承昭是眼下最可造化的那个,不知道自己的提点,他能明白多少。

  培养子嗣,要从小开始,现在高句丽已灭,大唐周围再无强敌,他可以慢慢的引导这个孩子,让他成长,为他保驾护航。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些年,承昭一直没有和世家过分走近,哪怕是弘农杨氏也是敬而远之。这其中,既有那孩子的智慧,也有杨皇后的聪明。

  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己这个父亲的言传身教,施加影响。

  先让其明白道理,正本心,晓道义,知善恶,而后方才能教导其如何治理天下,使得大唐万世昌盛。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