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8章 新旧式教育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学校里面多学知识,多交朋友,在权贵们看来,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去处。

  至于绣花?

  别逗了,唐人尚武,何况平阳长公主还没死,真没多少女孩会觉得自己应该待在闺阁绣花。

  相比较女红,结伴出游,交际往来,才是她们最喜欢的。眼下谁若能成为诗会上最具文才的女子,方是真正的淑女名媛。

  马车停下,李丽质轻轻走下,一眼便看见不远处立着的晋阳公主正在朝着她招手。

  两个小姐妹很快聚集在一起,而不多时,她们身边也聚集一片闺蜜们。

  进入中学校门后,男女生分开。

  自武德八年草创中小学至今,已有六七年,最早上学的一批孩子们也已经进入中学。不久后,他们之中将会出现第一批大学生。

  从前,很多人虽然眼馋长安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但是对长安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很是质疑。因为这和他们治书的形势完全不同,有的山东世家子弟,因此而拒绝进入长安中小学就读,继续选择旧式学习方式。

  结果么,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甚至于,波及朝堂。为新旧学习方式,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皇帝拍板,考试!

  既然你们都觉得旧式教育方式更好,那么就考试吧,考出来的成绩不会骗人。

  于是,由旧式教育代表人和新式教育代表人,双方共同出卷,共同选学生应考。

  结果嘛,旧式学习派系惨败!

  败的十分凄惨。

  旧式教育什么样的呢?

  以一门书为中心,为‘主治’,此谓之家学。其余的经书,看一看便行,无需如何精深。

  有词语曰;家学渊源。

  在当下,尤其是世家门阀兴盛的唐朝,家学两个字绕不开。虽然现在不像魏晋时期那样,知识难以普及到底层,但是一些真正的好书宝书,世家大族一直都有珍藏。

  比如有些家族主治桑弘羊的理论书籍,那么他们便善于货殖。原因很简单,只在一个方面钻营,自然会有心得体会,以及突破。但是相比较而言,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知识就会无比孱弱。

  简单而言,偏科。

  面对系统学习广泛的长安中小学的学生,自然不是对手。

  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李智云借鉴后世的学习方式内容,即死记硬背。

  只要是学校列为主科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可能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是关于前人的理解注释,他们一定是背的滚瓜烂熟。

  而这,同样也是被认同旧式学习方式的人所诟病。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学下去,一点也不精深,只能学到皮毛,实在不是一个好方式。

  不过呢,他们不得不认同一点,哪怕是再没有天赋的学生,在长安中小学的教育之下,同样会变得知识面极为广泛。从文学到历史再到地理,几乎无有不知。

  换而言之,长安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是全面培养,而旧式学习方式是在单一科系进行精英式培养。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更何况,李智云很清楚,等大学开始,顽固的世家夫子,将会见识到真正的‘偏科精英’。

  旧式学习方式同样也会诞生全面型人才,如杜如晦、房玄龄等人。

  不过,这种情况多吗?

  很少,非常的少。只有真正的天才方能变成下一个杜如晦,或者是房玄龄。

  李智云要的,是改变大唐教育体系,加入更多关于理科的东西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直抓着前人的理论反复揣摩。

  随着科举考试的广泛推行,不少士子都发现自己貌似很是‘无知’。

  而方便了运算和计算的‘数学’,眼下更是一门在旁人眼里极为高深的学问。

  大唐未来的教育走向会是什么样子,李智云心里也没什么底,但是自家儿女的变化他是知道的。

  简单的运算,历史,地理等知识,他们已经烂熟于心,甚至于还能画出粗浅的关中舆图。

  这些知识,在他们将来进入大学,选择专治一门功课的时候,都会成为他们的底蕴。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