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7章 皇帝发怒清洗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孝惠帝欲舒展筋骨,施展大政抱负,见曹参如此‘识趣’,便让曹参儿子去试探一二。

  然后引出了下面一段对话。

  首先是孝惠帝对曹参儿子曹窋说;‘高皇帝大行,朕已壮,相国遇事,皆按旧制,不奏于朕,何理也。’

  曹窋听完后,回家问老父亲,结果曹参将其暴打一顿,然后告诉他;‘汝当侍君,国事,非汝所思也。’

  后面,孝惠帝与曹参正面君臣问答。

  孝惠帝;‘何罚曹窋,乃朕令其问公也。’

  曹参;‘请陛下思之,陛下较之高皇帝圣明英武,孰强?’

  孝惠帝;‘不敢比高皇帝也。’

  曹参;‘陛下以为,臣与萧何,孰强?’

  孝惠帝;‘卿不如萧相。’

  曹参;‘陛下所言,无误也。昔年,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已明,民已安,社稷稳。而今陛下垂拱而治,臣遵旧制而不改,天下足安也。’

  看起来很正常,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其中。孝惠帝想要实施自己的治政理念,却被曹参无情的喷了回去。

  何为垂拱而治?

  皇帝不去管理朝政,就能治理天下。

  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现在,薛收说魏征学习曹参辅左孝惠,就是指他抱着忠心,阻挠皇帝做事。

  “好啦。”杜如晦打断他们,揉揉太阳穴,苦恼道:“陛下怒气未消,朝中波折不断,你们争吵又有何意义。”

  魏征咬牙道:“陛下真正怒的是我,若陛下要罢免我,老夫无话可说。”

  薛收道:“胡言乱语,若陛下真怒你,两仪殿的时候,你就难以脱身。陛下真正怒的,是挑衅他的人。陛下知你忠心,故而不罚你反而赏你,这就表明陛下对你是没怒的。”

  魏征不说话了,叹道:“好吧,我承认,我不该在两仪殿的时候率先闹事。”

  其实,他也有点后悔,不该把话说的那么难听,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当时但凡退一步,现在也不至于惹得皇帝暴怒至此。

  “解铃还需系铃人。”杜如晦喃喃道:“眼下,能暂熄陛下雷霆之怒的,只有一人。”

  闻言,魏征道:“我去吧,但是事先说明,我不会认错,因为此事我根本没错。”

  “你?”杜如晦摇头,“你去了根本没用,陛下已经发怒,此事不可挽回,不管谁对谁错,陛下绝不会妥协。”

  他很清楚,当今皇帝霸道强势,你可以劝说唾骂,但不能以‘逼迫’的方式劝说,因为皇帝根本不吃那一套。

  而且,皇帝最忌讳臣子这么做。

  “那谁去有用?”魏征问。

  “秦王妃。”杜如晦缓缓道。

  薛收颔首,“说的不错,眼下只有秦王妃出马,恐怕才能劝解陛下。”

  “皇后娘娘不可?”魏征蹙眉。

  薛收没好气道:“你以为皇后娘娘不要避嫌么?倘若皇后娘娘这次伸出援手,岂非有后宫干政之嫌?你以为皇后娘娘会答应吗?”

  闻言,魏征不服气道:“可秦王妃怎么能去,这不合理!”

  “那你有更好的办法么?”杜如晦反问。

  “我”他当然没有办法。他是出自本心去规劝皇帝,可谁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那,谁去告知秦王妃呢?”薛收问。

  三人互相对视,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薛收接着道:“而且,陛下要纳秦王妃的事情,你们说,我们还要不要继续阻止?”

  “当然要。”魏征道:“绝不可让陛下背负如此污名。”

  薛收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无奈道:“如此,那就不必去请秦王妃了,因为问题的核心,根本没有解决。”

  魏征蹙眉道:“你们不会想同意陛下吧,这种丑事,你们应该知道一旦同意,陛下将来会被人如何编排!”

  “唉!”

  杜如晦重重一叹,靠着椅子,一脸无神。

  说来说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到底要不要阻止陛下纳秦王妃呢?

  要,还是不要,这是一个选择,一个问题。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