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0章 科举士子名单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

  “嗯。”

  随着大考消息发酵,来自天下各地的士子也相继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途。这些士子之中,主要还是以世家子弟为主,平民百姓或者寒门子弟,便是得到大考消息,拥有参与大考资格,那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到长安。

  大量士子进入长安之后,书斋、客栈等消费场所,人气陡然拔高不少。这几日,尤其是试卷卖的相当火热。不少人更是托关系弄到不少长安中小学的测验试题练手。

  这些世家子弟,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消息,目下长安中小学的测验试题类型,最是契合大考试题。

  除此之外,第一次大考的试卷也卖的相当火热。酒肆茶楼之间,日日都有士子们高谈阔论,讨论试题。

  甘露殿。

  “启禀陛下,这是礼部送来参与科举考试的士子名单。”高良忠奉上名册,走到一边躬身侍候。

  李智云打开名册观看。

  名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荐士子,另一部分是从州考中脱颖而出的士子。

  看着看着,李智云眉毛蹙起。

  此番长安大考,人数较之第一次,自然是更多的。第一次人数不到百人,这一次却突破三百余人。只不过,这三百余人的出身之地范围相当集中。

  首先是关中,其次是中原、河东、再次是河北。来自南方的士子寥寥无几,只有一个是来自江南道苏州。这个人,李智云还没听过。

  这份名单的背后,代表着南方士子对长安大考的不屑,亦或者是地方世家对科举考试的不屑。这令李智云相当的不爽,甚至是有点恶心。

  他和隋炀帝可不一样,将北方人不当让人,将南方人当宝。

  “传纳言陈叔达。”

  “是。”

  须臾,陈叔达自政事堂而来,拜见皇帝。

  “陈卿且看看这份名单。”

  “是。”

  陈叔达一时间捉摸不透皇帝意思,老老实实从高良忠手上接过名单观看。

  看完后,整个人脸色黑了下去。

  这上面来自南方的士子竟如此之少,这简直离谱。

  “陈卿啊。”

  “臣在。”

  李智云道:“朕虽然没有如何优待南方士民,可貌似也没有如何得罪他们吧,为何此番他们如此瞧不起朕呢?”

  陈叔达咽了咽口水,尽量解释道:“启禀陛下,山高路远,许是南方士子赶来长安不易。况且,朝廷宣布大考时间较为急促,消息一时之间还没传到那边吧。”

  这说辞,他自己都不信。主要是皇帝陛下早就定下规矩,长安大考三年一次,地方的县考和州考制度也在陆续建立,南方那边不可能会不知道内幕消息。

  何况,朝中不缺南方官员。

  李智云也没追着陈叔达紧咬不放,而是道:“既然如此,朕就不多言了,陈相回去吧。”

  闻言,陈叔达嘴唇嗡动,但却没说什么,躬身告辞。

  离开甘露殿,陈叔达脸上涌现一抹失望。长安大考消息,他早已命人告知南方诸多世家,可此番却仍然没人前来参与,这不是不给他面子,这是不给皇帝面子。

  事情大条了。

  作为相国,他深知当今皇帝性格,吃软不吃硬。你不给皇帝面子,那就是要和皇帝对着干。以这位皇帝雷厉风行的行事手段,南方以后只怕要动荡了。

  另一边,李智云扫了一眼直荐士子名单上的‘马周’以及‘上官仪’两人,没有多想。

  这二人在历史上虽然才智之名,但是眼下还有没有,李智云可不敢保证。

  毕竟,上官仪都因为他的出现,命运轨迹改变,在海上走了一趟回来。

  马周人生又是如何,谁也不知道。

  他们有没有才,不取决于历史,而取决于这次大考结果。

  除此之外,最让他在意的,莫过于南方的事情了。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