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一时清明与万世兴盛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善果奉旨从壁州入京,这件事情才算了结。

  因为,郑善果在太极殿的表现,比舔狗还舔狗。

  他说;陛下的意思,就是郑氏的意思,陛下说摊丁入亩好,郑氏一定会全力配合!

  当然,说的没有这么直白,不过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下子,大臣们无语了。

  当事人都觉得没问题,他们反对有什么用?

  论影响力,中原一带,自然是荥阳郑氏首屈一指,他们都愿意拿田出来配合朝廷,其他人说什么有用吗?

  有不少世家大臣私下里问郑善果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自断手脚。

  郑善果大义凌然的告诉他们;荥阳郑氏,永远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然而,私下里,郑善果是有苦说不出,有泪只能往肚子里面流。

  不配合皇帝,一旦皇帝公布洛州瘟疫的事情,荥阳郑氏彻底完犊子。

  他也知道,自己被调回来,其实就是皇帝让他去中原当冤大头,拿刀捅死那些荥阳郑氏的小弟。

  可他敢拒绝吗?

  他真的不敢。

  若是拒绝,荥阳郑氏不仅要死光光,而且名声也会因为制造瘟疫而彻底烂掉。

  他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被选择的命运。

  一念之差,郑善果让自己和整个荥阳郑氏掉进了深渊。

  最终,这件事情还是被李智云做成了。

  能让这些世家大臣答应,原因很多,主要的,无外乎三点。

  其一,皇帝手里有兵。其二,他们现在离不开皇帝的供货。其三,荥阳郑氏自己愿意去死,他们怎么劝的住。还有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火烧在洛州和郑州,没有烧在自己家,他们潜意识觉得无所谓。

  不过,还是有不少世家大臣希望皇帝不要全大唐推广。理由嘛,各种各样,总得来说就是不想失去田地。

  李智云笑呵呵的,不答应也没反对。

  来日方长,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人答应。

  送走戴胄和郑善果,李智云立在城墙上,心里面默默向着洛州的百姓致歉。

  非是他不愿意杀郑氏追责,而是不能。

  眼下朝堂各派系,处在微妙的平衡阶段,各势力都多少被先帝以及李智云打压过。

  这个时候要是狠狠打击郑氏,乃至于裴氏,这会让原本就对大唐爱答不理的山东世家更加疏远朝廷。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仅靠关陇人,根本不可能维持天下稳定,这是历史的教训。

  欲消灭世家,只能从长计议。这次在洛州和郑州尝试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就是一个开始。

  不动则已,一动便要雷霆万钧,让他们没有反抗之力!

  在这其中,还必须要拉拢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只有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孤立无援,他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干掉敌人。

  而如何让自己朋友多多的呢?

  那就得舍得花钱,自己吃肉,得让他们跟着喝汤。

  譬如这次在洛州和郑州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很多的臣子都因为皇帝给的货牌,而摇摆不定,甚至保持沉默。

  他们更多的抱着侥幸,反正这次皇帝之所以在洛州和郑州尝试摊丁入亩制度,那是因为荥阳郑氏集体降智。

  若是皇帝在自家田地上这么搞,他们则会强烈反对,不仅如此,还要私下里让地方的小地主搞破坏!

  “呼,朕果然还是做不了圣王。”李智云喃喃的说。

  转念一想,这份情绪被他掩埋。

  想要在世家林立的大唐做圣王,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不过他不后悔,为了唐人千年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甘愿背负这样的事情。

  “与其要一时的天下清明,还不如要万世的唐人兴盛。”他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

  远处,戴胄和郑善果互相沉默着远行。

  戴胄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他此番去洛州,只负责统计人口田亩,至于要如何拿到数据,那就要看郑善果的本领。

  临走前,皇帝告诉他,郑善果若不配合,随时可以将他拿下,送回长安。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