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7章 长安小学开办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消息传开持续发酵。

  很快,他们又听到消息。

  圣人子嗣,以及太子殿下长子承静,长女李顺儿,嫡女李如意也会入学读书。

  而且,太子特地下令,凡入学孩童,男女都可,不过每年的升学考试要是失败,那就得离开小学!

  虽然升学考试很严格,但是这样的教育资源,谁不心动啊!

  举个例子就懂了,陆德明这个南方老头儿,文名显赫南北,平时长安显贵想让家中子弟拜入其门下,陆德明这老头理都不理。现在因为太子殿下一道命令,长安小学开办,陆德明担任老师,他不教也得教!

  让陆德明给孩子开蒙,傻子才拒绝!

  至于陆德明为什么会爽快的答应担任小学老师,这肯定不是因为某某人送给陆老头二十斤宣纸的关系。

  嗯,陆老头是有节操的人。

  还有的人觉得男女在一起蒙学不合适,上书李智云,要求不许女孩进学。李智云没有答应,只是隔日宣布,进入中学以后,会分为男校和女校。

  那个人又追问,升入大学呢?

  李智云被他问的有点烦,没好气的告诉他,若是女子能考入大学,这岂不是当世才女吗?

  难道,不准才女为我大唐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吗!

  于是,那个人不说话了。

  因为,那个人是御史,只是例行跳出来找找存在感。他可不想惹得太子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

  唐时,女子地位并不低,在外抛头露面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男女终归有别。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李智云才决定中学的时候分为男校和女校。

  当然,李智云对女校也没什么期待。

  因为他觉得,大部分的人只怕不会允许自家女儿一直学习。按照大唐的习惯,进入中学的女孩都在十岁以上,只怕等中学一毕业,就会订婚。

  很快,时间来到二月。

  务本坊,國子监所在地。

  昔日的四門小學换了个牌匾,写着‘长安小学’四个字。听说这四个字是太子殿下亲自题的。

  够逼格!

  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个老头,一左一右的站着。

  不少显贵带着孩子来入学,也有人找陆德明和孔颖达套近乎。不过这俩老头光顾着低头看着入学登记表,很少理会旁人。

  倒不是入学登记表多新颖,而是这张表格,用的纸张是宣纸。

  在陆德明看来,太子殿下纯粹是有辱斯文,糟蹋东西。这么好的纸张不写诗写文章,居然用来做什么入学登记表,浪费!

  好在,家里还有二十斤宣纸,算了算了。

  正在他可惜纸张的时候,耳畔听见吵闹声。

  “什么,九岁的孩子你们都不收,你什么意思,看不起我张氏是吧!”

  “太子殿下有规定,只招收五岁到八岁的幼童,贵公子年纪已过,恕不能收容。”负责登记的老师回答。

  “我不管,今天你必须让我儿子进去读书。”那人开始撒泼。

  陆德明冷笑一声,走过去张嘴就喷,一个脏字不带,将那人喷的無地自容,灰溜溜的逃走。

  孔颖达看了一眼陆德明,微微颔首。

  不错,没丢咱国子监的门面。

  不多时,李智云也带着几个孩子来到现场。

  却见李承静、李顺儿、李如意三个孩子,穿的整整齐齐,都背着李智云特地让她们娘亲缝制的小书包。

  走上前,李智云和陆德明打了声招呼。

  “先生,那纸还不错吧。”

  “咳咳。”陆德明低声道:“多谢殿下赏赐。”

  宣纸这种存在,堪称文人最大杀器。

  事实证明,清廉的文人也可以收买,关键要用对方法。

  宣纸,李智云早已让工坊制作出来。

  旋即,几个小孩子上前,齐齐拜道:“见过先生。”

  “不敢,几位殿下请起。”陆德明赶忙扶起几个孩子。

  李智云道:“他们既已入学,往后学业上但有懈怠,先生自可罚之,不必有所顾虑。”

  “是。”陆德明答应。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