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新相与新尚书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殿下的人。”

  “如果只是为了掌握民部,孤有其他办法收拾唐俭,何须进其为相国。”

  杜如晦道:“臣举荐唐俭,并非是为了单单拿下民部。最重要的是,殿下近来多有收拾圣人旧臣,虽有多加安抚,但人心还是依旧惶恐不安。此时,殿下若提拔唐俭,对圣人旧臣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安抚之策。

  唐俭进入政事堂,殿下就能理所应当的拿下民部。而今政事堂的五位相国,以殿下马首是瞻,一个唐俭,掀不起什么风浪。此外,殿下若用他人为相,恐引关陇人不满。”

  李智云点点头,旋即笑道:“可用唐俭为相,难道关陇人就能满意了?”

  “自然不能满意,可是,唐俭是圣人的人呐。”杜如晦说。

  闻言,李智云明白了,杜如晦这是一箭三雕呢。

  进唐俭为相,一来安抚圣人旧臣,二来拿下民部,三来吸引关陇人火力。

  “克明,你不会是因为不想得罪关陇人,而拒绝相位吧。”李智云开玩笑的说。

  杜如晦苦笑道:“殿下明鉴,臣绝无此意。若殿下有命,刀山火海,臣亦往之。”

  “放松,孤说笑呢。”李智云接着问道:“那民部,你们觉得交给谁为好?”

  俩人沉默一会儿,薛收道:“自是殿下做主。”

  “你们这是在避嫌?”李智云斜他们一眼。

  闻言,两人苦笑,却又感动。

  薛收道:“蒙殿下信赖,臣举荐一人,太原温氏,温彦博。”

  太原温氏?

  李智云明白了。

  “卿所言,甚合孤意。”

  不久后,两道诏书下达。

  其一,任唐俭为纳言,入政事堂。其二,刑部侍郎温彦博进民部尚书。

  唐俭接到圣旨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在府中整整看了半个时辰,后,喜叹一句;太子仁者也!

  在武士彟被赶去益州后,唐俭还以为下一个会轮到自己,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不仅没被贬谪,还进政事堂了。

  太子李智云,心胸宽广似海啊!

  而在唐俭入相的消息传开后,圣人旧臣们,纷纷心安。连唐俭都没出事,反而得到重用,那其他的人,太子自然也不会继续针对。一时间,圣人旧臣纷纷松口气。

  反观关陇人,尤其是独孤氏,则心有不满。不过暂時,他们也闹不了事情。因爲于世虔得了李智云给的好处,自然不会毫无底线的为了独孤氏和李智云对着干。

  至于窦氏,还在沉寂呢。

  没有人挑头,自然闹不起来,他们也只能恨唐俭不识大体。

  至于温彦博担任民部尚书,雖然有人羡慕嫉妒,但是却没有刺头跳出来反对。

  因为,这是太子的命令,政事堂五相通过的决议。

  闻喜县公府。

  没错,李智云被册立太子后,他在纳裴苏儿的同时,顺道就给裴矩封为闻喜县公,算是投桃报李,正式以官方身份,承認他闻喜裴氏家主的身份。

  对此,裴矩不悲不喜,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本来就该得到这个爵位。只不过是因为裴寂从中作梗,这才让他迟迟没有得到而已。

  “你觉得,太子为何要让温彦博担任民部尚书?”裴矩问儿子裴宣机。

  裴宣机目前是长安令,有历练经历,现在想问题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简单。

  他思考片刻,回答道:“拉拢太原温氏。”

  “不错。”裴矩满意道:“太原王氏,暂时是没法拉拢了,而太原温氏虽不及王氏,但也是地方望族。太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温府。

  温彦博接到圣旨后,立刻明白这是太子的示好。他也不矫情,直接进宫拜谢李智云。

  并且他表示,民部一应事由,他一定会事无巨细,皆以太子意见为准。

  太子登基,不过迟早的事情,温彦博看的很透彻。这个时候太子抛来橄榄枝,傻子才会拒绝。

  而李智云也很满意温彦博的识趣,自然是高兴的与其相处。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