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五牙战舰为最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李智云基本上确认,这俩人都是干吏。

  说起来,无论是李大亮还是张镇周,此二人在历史上都是主政一方的好官。

  历史上,李大亮文武双全,清廉自守。他一开始不是李世民的人,所以李世民将他打发到交州担任都督。后来李大亮做出成绩,李世民又将他调去凉州,之后又随李靖破吐谷浑。担任灵州总管之时击败薛延陀。

  房玄龄称赞其有周勃之节,可倚大事。

  后来李大亮故去,因其廉洁,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

  而张镇周史册纪录较少,并未单独立传,不过从地方府志可窥一二。

  即,收复琉球之猛将,公私分明之好官。

  聊了一会儿,双方都对彼此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李大亮的眼中,楚王殿下无疑是年轻的,年轻的过分!

  今年的楚王殿下只有二十岁!

  弱冠之龄!

  可他却不敢小觑之位年轻的监国楚王,因为方才聊到地方的人口户数,劳作细节,往年雨水变化,这位楚王居然能够如数家珍的给他说出来。

  这在李大亮看来简直离谱!

  他甚至想,即便是皇帝,恐怕也不可能对地方知道的如此仔细。

  正因如此,他更不敢大意。面对李智云的问题,每一次都是认认真真的回答,不敢有丝毫欺瞒。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数据看起来非常繁杂,但是在李智云的面前,一张表格,以及一串阿拉伯数字,加上各個后世单位,能够轻而易举的俱现化。

  论内卷,谁卷的过曾在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过的李智云呢?

  相比较复杂的物理数学公式,这些基本的死数据,在李智雲看来相當容易記住。

  张镇周则是小心侍奉,不敢大意。他倒是没有李大亮那么多的心思,是故显得较为轻松。

  李智云道:“二位卿家皆有大功,本王向来有功必赏。”

  旋即,李智云宣布,任命李大亮为凉州道行军总管,柱国,领安州刺史衔。

  凉州总管本是杨恭仁,李智云见他作为相国,诸事繁多,便帮其减负。

  目下,长乐王是凉州都督,李智云不放心这个废材,打算让李大亮过去帮帮场子,以免西北不稳。

  闻言,李大亮拜谢。

  随后,李智云又命人带他下去领赏。

  此刻,殿内仅剩下张镇周与李智云。

  “捷报上说,张卿在彭泽铁锁横河,大败反贼,想必张卿对水师有些了解,不知可否说一说?”

  水师?

  张镇周有过出海扫平琉球的经验,是故想了想,回答道:“臣见识浅陋,略通一二。”

  “请试言。”

  张镇周道:“目前而言,我朝战船承继前隋,以运兵人数而言,当以五牙战船为最,此船由前隋杨素打造,可纳千人左右”

  到底是行家,张镇周很快给李智云普及了一遍目前天下最先进的战船种类。

  这其中自然是五牙战船最强。

  攻击力强,载运人数还多。

  听完后,李智云思忖道:“张卿以为,此船可否远航?”

  “敢问殿下要去何处?”

  李智云问道:“最远能抵何处?”

  张镇周考虑片刻,说道:“臣曾听聞,前隋炀帝曾派人乘五牙战船改建的货船,出使倭国。”

  闻言,李智云一怔,那不就是裴世清么。

  “可有更远的地方?”李智云又问。

  张镇周摇摇头,“恕臣浅陋,臣不知道。”

  闻言,李智云也没失望,而是继续问道:“张卿,以你的经验而言,你觉得何地可为造船之地?”

  张镇周道:“我朝水系发达,沿河、沿海、皆有多地,以东南之地为最。臣知道最多的,当是扬、湖、苏、杭、越等地。”

  果然么,李智云暗自颔首。作为后世人,他自然知道张镇周说的这几个地方都是建造渡口和船厂的最佳地点。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