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大封三军将士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避免。

  只有死掉的秦王或者是太子,才是好兄弟!

  李元吉倒是没有考虑太多,他只是纯纯的嫉妒,嫉妒老父亲给二哥的封赏。

  李世民抱拳跪拜,“赖父皇天威,得此大胜,儿臣惶恐,顿首顿首。”

  三拜,起身,接旨。

  一气呵成!

  没人能拒绝这样的权柄,李世民也不能!

  天策上将!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还有,三座铸钱炉!

  纵然太子系官员很想阻止皇帝对秦王的封赏,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秦王的功劳是实打实的。

  李世民封赏过后,便是齐王李元吉。

  他的功劳之所以排在第二,主要是因为后来带兵扫平了江淮一带,因此功勋排在第二。

  老李对李元吉也算是操碎了心,现在看见李元吉长大了,心里高兴,封赏也不含糊,除了一系列花里胡哨的头衔之外,还送给了李元吉三座铸钱炉。

  能印钱,李元吉自然十分高兴,恭恭敬敬拜谢老父亲。

  接着便是楚王李智云。

  此次李智云的功劳不显,主要集中在前期攻打王世充和后期包围洛阳的事情上,因此封赏不如秦王和齐王。

  不过老李也没亏待李智云,加封他为山南道行台尚书令,八州刺史头衔,实封三千户,同时还给李承静封了一个马邑郡王,另外也送给李智云三座铸钱炉,以及一万户的食邑,另封韦珪和淮阳为三品诰命夫人,尹氏为四品诰命。

  他之前也封过山南道行台尚书令的职位,但随着唐朝地盘扩大,山南道战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一次算是再度加封。

  同时,金钱田地赏赐也是应有尽有。而今李智云不仅在关内有大量良田,洛阳一带、江淮一带,都有千顷良田。

  三个儿子封赏完,老李没有封赏第二批的将士,而是话音一转,大赞太子和裴寂在后方运筹帷幄,功不可没,赏赐裴寂一座铸钱炉,太子三座铸钱炉。

  李智云听完,暗忖裴寂和老李果然是铁基友。

  铸钱炉啊,说给就给了,这玩意在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合法拥有印钞机一样,只要铜矿足够,能无限制的造钱。

  裴寂和太子领赏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批的将士们受封。

  这部分人,主要是秦王和楚王麾下的一干猛将。此外还有一干宗室,比如李道宗和李道玄等人。

  例如屈突通、窦轨、侯君集、公孙武达、庞卿恽、秦琼、尉迟恭等人。

  这些人,有爵位的不赠爵位,而是食邑几百户,或者策勋,以及赏赐金银珠宝。

  封爵的有,李道宗被封为任城王,侯君集封全椒县子,庞卿恽封真定县开国侯,公孙武达封清水县公,其余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因为是文职军官,没有多大军功,因此只赏赐金钱。

  李智云的麾下武将,秦琼封历城县公,谢叔方封太康县公,段志玄封姑臧县公,程咬金封东阿县公。此外的尉迟恭、李君羡等武将未封赏爵位,却加封勋官。而杜如晦等人亦有赏赐金帛。

  官制、爵位、勋官,属于三个概念。

  官制就是实打实的提拔职位,爵位是身份的代表,勋官则差一点,但也是一份荣誉。

  比如上柱国,就是策勋十二转的最高等级。

  方方面面,无一错漏,东征三军将士,人人喜笑颜开。

  总之,除了太子心情郁闷,其他人都非常的高兴。

  封赏结束后,老李让兵部侍郎赵慈景开办流水席,宴请三军将士痛饮。

  大宴之上,老李领着太子,四处和官员将士们喝酒,时不时勉励一两句,引得将士们纷纷高呼皇帝陛下万年。

  尉迟恭看着秦琼和程咬金都被封了县公,显得有点不开心,不过他心里也清楚,爵位不是那么好得的。

  秦琼他们这次能封县公,主要是归顺的早,立下的功劳积累而得爵位。

  他归顺时间不长,自然不会这么快封赏爵位。

  李智云看出尉迟恭有点纠结,遂拉着他喝酒,多有安慰,这才抚平他。

  而随着封赏结束,一批新的勋贵们诞生。

  同时,拿下中原江淮,这也意味着任何人都再也不能阻止李唐统一天下。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