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老杨阔以的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掉的那种。

  现在,楚王忽然抬举自己,杨恭仁能不感动么。

  还是侄女婿靠得住啊。

  太子、秦王、楚王,三人都觉得裴矩和杨恭仁OK,那么其他人自然就自动淘汰,剩下裴矩和杨恭仁竞争。

  李渊再问李智云,“楚王,太子和秦王,各荐一人,你怎么看?”

  神特么我怎么看,说了多少遍,我叫李智云,不叫李元芳,你只给我起名字,不记我名字的是吧。

  “父皇,这次儿臣是真的不知道。”李智云非常诚恳,非常‘惭愧’的对老李说。

  李渊手指点点他,说道:“朝政议事,本就要畅所欲言,你不要怕说错话,朕要你说。”

  不说是不行的,老李打定主意,要好好培养李智云,不能让这小子天天划水。

  在大唐,能划水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朕!

  闻言,李智云‘无奈’一叹,说道:“儿臣觉得二哥说的有些道理。”

  杨恭仁感动,真心感动。

  裴矩面无表情,一直面无表情。

  李世民想笑,想哈哈大笑,顺便嘲讽太子是个傻叉。

  让你抢弟弟玩具,让你抢弟弟军队,哈哈哈。

  太子脸色黑的不能再黑,楚王果然因为云阳军的事情开始偏向秦王。

  玛德。

  李渊呢,看看太子,再看看李智云,心中了然。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下定论,而是看向小棉袄裴寂,“裴相,你怎么看?”

  “臣以为,秦王和楚王所言甚有道理,臣附议。”

  裴寂很果断的赞同秦王和楚王,这不代表他和李世民关系好,他只是单纯的不想看见裴矩去河西立功。

  “臣附议。”窦威、窦抗、陈叔达三人同时拱手。

  剩下的萧瑀啥也没说,保持沉默,沉默等同于弃权。

  至于刘文静,暂时他是不敢开口表决了,要是再跳来跳去,说不定又会被当靶子打。

  举荐李瑗的失败,让他暂时失去说话的机会。

  少数压倒多数,李渊决定了。

  “那好,就封杨恭仁为凉州总管,河西安抚使,负责经略河西诸地。”

  杨恭仁心头一喜,不过仍旧保持着镇定,起身一拜,“臣遵旨。”

  李渊道:“恭仁啊,河西之地,朕就交给你了。”

  “臣,定不负圣人厚望。”

  对杨恭仁这个选择,李渊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不是秦王的人,同样也不是太子的人,而且因为身上的隋朝烙印,注定他只能紧跟自己的脚步。

  老杨,阔以的。

  大朝散去,群臣离开武德殿。

  下台阶的时候,李智云特地看了一眼裴寂和裴矩,这俩人很有意思。虽然一个姓,但却不是一个心。

  杨恭仁感谢秦王举荐之情后,追上李智云。

  “楚王。”杨恭仁见礼。

  “杨公不用多礼。”李智云连忙还礼,随后二人并行。

  其实具体称呼杨恭仁什么玩意,李智云也搞不懂,不过叫杨公肯定没错。

  杨恭仁感激道:“此番多谢楚王为在下说项。”

  虽然举荐他的人是秦王和裴寂,但杨恭仁很清楚,他和秦王关系一般般,他和裴寂更没有交集,他们不是要举荐自己,他们只是不想让太子举荐裴矩成功。

  是故,最值得他感谢的,还是侄女婿。

  李智云笑着说道:“杨公身具大才,就算智云不说,父皇也一定能看见。”

  能看见吗?

  杨恭仁觉得不会,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在朝中基本上没有立功的机会。

  “楚王抬举之情,在下铭记。”

  “杨公,你太生分了。”李智云责怪道:“你若是这样,王妃会怪罪我的。还有,本王是为国举贤,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亲亲疏疏,明公尽管放心。”

  闻言,杨恭仁心里默默感动,没再客气。

  “殿下.”

  “杨公若是不嫌弃,就叫我智云吧,长辈们都是这么称呼的。”李智云笑着打断他。

  杨恭仁点点头,“智云。”

  接下来,李智云自然和他聊了好一会儿,最后分手的时候,俩人互相约定,有时间一起吃个饭吹牛逼,加深感情。

  当然,对外的说法,自然是王妃回娘家探亲。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