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毫无置疑的人选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纪小,老李有点迟疑。

  所以,李叔良最后去了。

  想想看,李元吉镇守太原,李渊可是把窦诞、夏侯端等人全都派去辅助。虽然他相信儿子,但对他们的能力事实上还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

  归根结底,李渊只是相信儿子不会背叛自己。

  他要的是儿子们掌控兵权,不是要儿子们帮助他打胜仗。当然,儿子们要是和秦王一样猛,他睡觉都会笑醒。

  他推崇的,一直都是‘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用儿子们来掌控兵权,用外人来打胜仗。

  唔,简单而言,用别人给自家儿子打工。而自家儿子又是给自己打工,四舍五入,等于所有人都给他这个皇帝打工。

  完美。

  裴寂是了解李渊心思的,于是说道:“陛下,臣以为,楚王可堪大任。”

  李渊对裴寂露出一个‘你很聪明’的眼神。

  裴寂眉头一挑,表示收到。

  没办法,李渊和裴寂那真是好兄弟一辈子,李渊放个屁,裴寂就知道昨天晚上老李吃了什么。

  贴心小棉袄裴寂,真不开玩笑。

  人生三大铁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

  一起同过窗,那代表着青春岁月。一起扛过枪,那代表过命的交情。一起逛平康坊,那代表互相坦诚相见。

  男人之间的友谊能做到这一步,那真是很铁了。

  况且,裴寂还是个聪明人。

  楚王是目前大唐宗室战将中颇为耀眼的存在,虽然他上面有个光芒堪比小太阳的秦王,但楚王自身亦是不差。

  从晋阳起兵开始,楚王献火油破宋老生,牵制并生擒屈突通拿下河东。再到稳定长安粮价。献军粮炒面和烤馒头片,后来,率军平定山南道,跟随李叔良攻破西秦。

  一桩桩,一件件,不必凤雏李元吉强?

  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李智云,这是毫无置疑的。不论是从宗室角度还是从战绩角度,楚王都是最合适的。

  当然,硬要拿年纪说事,这个是没用的。

  因为秦王现在年纪也不大,齐王年纪更不大。在古人的印象中,结婚生子就是成年人了。

  听见裴寂提名楚王,李建成抿抿嘴唇没有说话。事实上他心里也有人选,但是他不敢再说。一是担心这次又推荐一个彩笔过去,二是因为,如果他否定楚王出兵,那自己针对楚王的意图就太明显了。

  此前,他拿走云阳军,已经让人怀疑他在对付楚王。如果现在极力反对楚王,那就几乎将‘我讨厌楚王’刻在脸上。

  这种事情,他还是能想明白的。

  更何况,他也没打算彻底把楚王推开。所以,他顺势保持沉默。

  刘文静就更不用说了,刚刚的交锋让他现在还没回过神,自然不会继续和裴寂唱对台戏。

  至于陈叔达,他要的是太子不能继续插手军队,目的已经达到。

  剩下的窦威、窦抗、萧瑀,他们则完全是局外人,根本没想过插手这件事情。

  而且,大家都知道老李偏向自己儿子领兵,这时候反对,等于和老李对立。

  当然,窦威心里也在暗忖,要是楚王这次出征失败,那他或许可以动一动,推荐一两个窦氏的人去领兵。

  总之,政事堂人人都各有心思。

  见所有人都没反对,老李就当他们默认了,便问道:“楚王现在何处?”

  萧瑀道:“根据兵部的消息,楚王已经送完第二批运往相州的粮草,正在返途。现在,应该到河东了。”

  “让楚王速回长安。”

  “是。”

  陈叔达问道:“陛下,楚王若是支援南阳,那第三批运往相州的粮草让谁负责押运呢?”

  李渊想了想,说道:“让永安王去吧。”

  闻言,众人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永安王李孝基,之前是陕州总管,但是不久前王世充小股兵马进犯陕州,李孝基抵挡不力,惨败逃遁回长安。因此,他被免职了。

  现在李渊重新启用李孝基,摆明了就是要给李孝基立功的机会,好再次重用他。

  李渊重视宗室,几乎是写在脸上的意图,不带掩饰的。

  “陛下圣明。”

  就这样,内侍拿着圣旨前往河东,召回李智云。

  请收藏:https://m.dis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